第一步:需要培养德牧的胆量及仇视性。
利用德牧在犬舍休息的时机,助训员装扮成陌生人,由远及近地以诡异而恐慌的动作接近德牧或发出声音,引起德牧的注意。并在犬舍约5米处对犬进行挑逗。初期以引起的警觉为目的,经过若干次挑逗后,当德牧能对出现在一定距离内的助训员有警惕或欲咬的表现后,助训员即可开始对德牧进行佯攻,以激发德牧的仇视和主动防御反应。这种训练每天可进行2—3次,直至德牧对出现的助训员,能在犬舍内表示狂吠猛扑,企图冲出犬舍进行袭击为止。需要注意的是助训员挑引时,训练员不必在场,以免分散犬的注意力。训练结束后再进入犬舍对犬奖励。可在昼夜不同的时间内进行训练,不要形成固定的时间和规律。
第二步:建立“咬住”,“放”口令的条件反射,培养德国牧羊犬的扑咬能力。
助训员将护袖和挑引用品准备就绪。初期要用比较松软的,不易伤害德牧嘴和牙齿的护具。最好用比较破旧的护袖,或用麻袋片及破布片缝在护袖上,也可用旧棉大衣等。要选择比较清静的场所进行训练。
助训员事先隐蔽起来,当德牧入场后再出来接近,先通过挑引激起德牧的仇视性,然后逐渐接近德牧,训练员此时应发令并鼓动德牧扑咬助训员,在撕咬过程中,助训员可根据德牧的表现有目的地撕扯争夺,目的在于促使德牧咬紧不放。此时,训练员也要表现出与助训员撕打搏斗的紧张气氛,并不断重复“ 咬住”,“好”的口令鼓励犬,给犬助威。当犬咬紧护具并有强烈的仇视表现时,助训员应减缓或停止活动,以示屈服。
训练员乘机发出“放”的口令,并立即用扯拉牵引带的刺激或用牵引带轻击德牧嘴,使德牧放口。德牧放口后立即以“好”的口令奖励,再将德牧带离助训员3—5米处令其坐下,面向助训员监视片刻。然后再训练或将德牧牵走。
需要注意的是每次训练可根据具体情况重复一两遍,直到德牧对“咬住”和“放”的口令形成条件反射,以后则可减少训练。训练中要重点培养德牧对扑咬对象的仇视性,防止德牧养成专咬护袖的不良习惯。除扑咬训练外,平时不能随便拿护袖逗德牧玩或给德牧随意撕咬玩弄。
第三步:训练德牧的追捕能力。
选择开阔的清静场地,训练员与助训员相距30—50米,各自隐蔽好,助训员看到训练员牵德牧出现后,带好护袖,采取鬼祟而迂回的行动逐渐向犬靠近,这时训练员要及时指示德牧注意助训员的行动。当距离15米左右时,训练员向助训员大喊“站住”,助训员闻声后,迅速反向逃跑,边跑边逗引,边等待,当德牧追到跟前时,要让德牧顺着跑势咬住后再进行撕斗。
德牧在追捕时,训练员要紧紧尾随,不断给德牧助威鼓励。经几次训练后,能毫无顾忌地追捕时,就可以逐渐延伸追捕的距离,以锻炼德牧远距离速跑和独立搏斗的能力。
在训练中,有时可让助训员跑出百米之后,再放德牧追捕,追捕距离可延伸200米左右,训练员在犬追捕时,不规律地跟德牧活动,有时紧跟,有时当德牧扑咬到助训员后再去。
同时,还要加强远距离指挥德牧放口的训练,为了有效地控制德牧,开始可结合扯拉训练绳刺激加以掌握。当德牧能听到口令即可放口后,再逐渐解除训练绳,当德牧放口后,可令德牧原地坐下监视或令其前来,并给予奖励。
需要注意的是从开始训练起,就要让德牧始终扑咬右手臂。助训员使用的鞭条,不在于真正打德牧,而是锻炼德牧的搏斗技巧。当德牧咬住右臂后,就用左手的鞭条向德牧的右侧重抽轻打,德牧为了躲避抽打,必然会向右外侧避闪,助训员借劲带动德牧旋转。这样经过几次训练就能使德牧形成咬住右臂后,自动猛烈地向外侧旋转,从而将被咬者置于极其被动的地位。
开始训练,助训员要迁就德牧的动作,姿势可以稍微低一些,这样便于德牧很快咬住,随着德牧扑咬能力的提高,姿势就要恢复常态,以锻炼德牧向上冲扑的能力,以增强扑咬的威慑力。助训员如果始终采取低姿势,很可能使德牧养成扑咬下肢或脚的习惯。为培养德牧的坚强搏斗力,助训员应掌握一条原则,既根据德牧扑咬的实际能力,由开始的假打逐渐真打,由轻打逐渐重打。但最后必须让德牧取胜,不能让它以失败告终。
最后一步:培养德牧实战性扑咬。
在德牧能对戴护具的助训员敢于勇猛扑咬的基础上,进而结合实战的需要,再对不戴护具的助训员进行扑咬训练。但是,要给德牧戴上口笼或助训员戴暗护具。只要德牧敢于下口,就及时停止,不要多咬,不宜多训。
另外,使德牧在追捕中通过各种障碍物的训练,也是不可忽视的。德牧的扑咬作业能力,如单项使用,其作用是有限的,应结合追踪,搜捕等作业进行锻炼,使这一能力与各项作业能力融为一体,才能成为更加完善的能力。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使德牧参加现场实战是最实际的锻炼。
这样既能检验训练的效果,又能使训练得以深化,因为在训练中所预想的各种条件,往往与现场使用的实际有差距,只有经常参加实战锻炼,才能取得经验与教训,从而得到改进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