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会仗势欺人,狗也会仗势欺狗吗

有人说,现今的狗儿日子过得比人的生活还要好,有华丽衣裳可穿;有美食可尝;有专属的寝具可以休息,甚至还有排遣无聊时光的玩具可以玩,如果,狗狗的生活方式和人类愈来愈像,那么,在人类的社会里会出现的欺压弱小、仗势欺人的现象,在狗狗的社会里,是否也会发生仗势欺狗的现象呢?

  学员问题描述

  我家的狗儿平时个性胆小,但只要和别的狗狗在一起时,就有胆量一起对陌生人,或陌生狗吠叫?是否在狗狗的社会里也有“仗势欺狗”的情形发生?─觉得很好奇的主人Jane问

  医生诊疗分析

  记得我们之前曾在“行为心理学堂”探讨过狗狗吠叫的问题时,提过一个专有名词,叫做“社会助长”(亦称群性助长),也就是说,平时不敢随意吠叫的狗狗,如果身旁的狗同伴有吠叫的情形(甚至不只一只),那么这只平常不敢吠叫的狗狗,也许就会受到同伴行为的激励,也跟着汪汪汪叫了起来。因此,在行为学上,这种行为的表现我们称之为“社会助长”。这原本是人类社会心理学里的一个名词,原意是指一个人的表现会因为众人的注意,而有所提高的社会现象。

  社会助长的产生─(1)同伴的竞争

  最早以科学的方法说明“社会助长”的现象是心理学家Triplett。在1987年,这位学者从自行车比赛中发现,人们在有他人在场或群体性的活动中,会明显促进其行为的效率。因此,Triplett做了一个实验,他让受试者在三种情况下骑车完成25英里的路程。第一种情况是单独骑车;第二种情况是骑车时让一个人跑步伴行;第三种情境是与其他人骑车竞赛。结果显示,在单独骑车的情况下,平均速度为每小时24英里;而有人跑步伴行时,时速则达到31英里;至于在竞争情境下,则无更明显的进步,平均时速只为32.5英里。此外,Triplett还另外设计了一个实验,他让一群小学生转钓鱼用的卷线器,同样地也发现了小孩子们在有同伴竞争的情况下,转卷线器的速度,会比一个人单独转时快了许多。

  因此,从上面的讨论可以得知,在动物行为中,是可以用“社会助长”来模拟动物某些行为的模式。“社会助长”,在狗狗的例子,除了我们之前提到的狗狗吠叫行为外,最常见的就是喂食饲料时,爱吃不吃的狗狗,会因为其他狗狗加入竞争,而变得爱吃起来。因此,有时遇到一些爱吃不吃的挑嘴狗,我们会建议多加入一只狗狗一起进食,因为有了“竞争”,所以狗狗会变得爱吃起来,这就是利用“社会助长”原理的例子。

  社会助长的产生─(2)同伴的行为激励

  “社会助长”在人类社会心理学中,也有人称之为“社会助长作用”。与“社会助长”相对应的就叫做“社会干扰”,意思为:个人的表现因他人在场或者与别人一起活动,造成了行为效率的下降,这种情形就称作“社会干扰”或“社会干扰作用”。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我们刚学会某种技能,例如:舞蹈,然后马上就要在众人面前表演,往往这时我们会因为紧张与不熟练,表现的比单独练习的时候更差。

  因此,细心的读者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同样都有他人在场,什么情况下会产生社会助长?什么情况下会产生社会抑制?心理学家的解释是,对于动作简单而又是熟练的工作者而言,在当众作业时,会因众人的注意而加强动机,使得作业成绩有所提升;相对的,对于动作复杂而又是初学的新手而言,在当众作业时,会因众人的注意使得紧张与压力增加,因而造成作业成绩的降低。

  发问者提到的原本胆小的狗狗和别的狗狗在一起后,就有胆量一起对陌生人或陌生狗吠叫,个人认为前题是与胆小的狗狗在一起的那只狗,他必须敢对陌生人或陌生狗吠叫,如此,才能使胆小的狗狗有了行为动机,而加入吠叫的行列。倘若,那只狗狗也不敢吠叫,或者对环境比较不敏感,那么两只狗狗看到陌生人或陌生狗,一样也不会有所谓“壮胆”的效应。

狗狗的社会里没有仗势欺狗的现象

  至于所谓“仗势欺狗”的问题,基本上,狗狗的社会是一种领导与服从的二元关系,被领导者基本上不会因为领导者的特质或所属的团体不同于其他的狗社群,而有了所谓的“优越感”。即使,两个狗社群遇在一起,他们也会重新再找出一个“新狗王”,而统合成一个新社群关系。也就是说,狗狗不会因为自己所属社群的“狗王”比较大,比较猛,就会主动去威吓、欺负其他狗狗,或者社群。

  但反观,在我们人类的社会里,有些人会因为其所属的特定团体,有着独占性的权力,而有“仗势欺人”的行为出现,这种现象在狗狗的社会里,是不会出现的。

  我们学到了什么?

  人会仗势欺人,狗也会仗势欺狗吗?

  个案征状:

  平时胆小的狗儿,为什么只要和别的狗狗在一起,就有胆量对陌生人,或陌生狗吠叫?

  初步观察:

  1.当你发现胆小的狗狗与同伴在一起,就敢对外人,或其他狗狗吠叫时,请先观察与胆小的狗狗在一起的同伴,是否有胆量敢对陌生人吠叫?

  2.平时对饲料爱吃不吃的狗狗,是否因为同伴的加入而改变行为?

  医师建议:

  社会助长的原理可以在同伴陪同或竞争的情况下看出结果:

  1.经试验证明,在“同伴陪同”之下进行比赛时,其效果会大于单独进行的效果。例如:参加骑脚踏车比赛,有同伴跑步陪同的人,比赛的成绩会比单独骑脚踏车的人来得优异。

  2.在一场有“同伴竞争”的比赛之下,其表现的成绩会大于单独一个人进行时的成绩。例如:在同伴竞争下,转钓鱼用的卷线器的速度会比一个人单独转时快了许多。

  由此可知,不管是在同伴陪同之下,或竞争之下,其产生的效果都远胜过于单独进行。因此,胆小的狗狗会敢对外人吠叫,是因为同伴的激励,敢对陌生人或陌生狗吠叫,使得胆小的狗狗有了行为动机,而加入吠叫的行列。

  3.有时遇到一些爱吃不吃的挑嘴狗,我们会建议多加入一只狗狗一起进食,因为有了“竞争”,所以狗狗会变得爱吃起来。这就是利用“社会助长”原理的例子。

  医学小常识:

  1.何谓“社会助长”?

  这原本是人类社会心理学里的一个名词,原意是指一个人的表现会因为众人的注意,而有所提高的社会现象。例如:一群小学生转钓鱼用的卷线器,小孩子们在有同伴竞争的情况下,转卷线器的速度,会比一个人单独转时快了许多。

  2.何谓“社会干扰”?

  意思为,个人的表现因他人在场或者与别人一起活动,造成了行为效率的下降,这种情形就称作“社会干扰”或“社会干扰作用”。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我们刚学会某种技能,例如:舞蹈,然后马上就要在众人面前表演,往往这时我们会因为紧张与不熟练,表现的比单独练习的时候更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以及网络收集编辑和原创所得,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pandaemm@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下一篇